188-6365-0199
餐具清洗消毒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时间:2025-09-29 17:05:30浏览量:9

餐具清洗消毒污水处理设备的核心工作原理,是通过 **“物理分离→化学混凝→生物降解→消毒杀菌”** 的分步工艺,逐步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、油脂、有机物和有害微生物,最终实现达标排放。 一、核心处理阶段与对应原理 设备的工作流程按污染物去除类型,可分为 4 个关键阶段,每个阶段通过特定原理实现净化。 1. 预处理阶段:物理分离大颗粒与油脂 此阶段主要通过物理手段,快速去除肉眼可见的污染物,保护后续设备。 格栅除污:利用机械格栅的金属网或栅条,直接拦截污水中的食物残渣、餐具碎片、纸巾等大块固体杂质。原理是物理筛分,通过控制栅条间隙(通常 1-5mm),让污水通过而截留杂质。 油水分离:采用气浮机或隔油池。气浮机通过向污水中通入微小气泡,气泡吸附油脂和轻质悬浮物后上浮,再通过刮油板收集;隔油池则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异(油密度小),让油脂自然浮于水面,实现油水分层。 2. 一级处理阶段:化学混凝去除细小杂质 针对污水中无法自然沉降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(如乳化油脂、食物微粒),通过化学作用使其聚沉。 pH 调节:先通过 pH 传感器和自动加药泵,向污水中投加酸或碱(如氢氧化钠、硫酸),将 pH 值调节至 6-9 的中性范围。原理是为后续混凝反应提供适宜的化学环境,避免极端 pH 值影响混凝剂效果。 混凝沉淀:向调节后的污水中投加聚合氯化铝(PAC)、聚丙烯酰胺(PAM)等混凝剂。原理是混凝剂通过电荷中和(消除胶体颗粒的负电荷)和吸附架桥作用,使细小颗粒凝聚成体积更大、密度更高的絮体,最终在沉淀池内通过重力沉降分离。 3. 二级处理阶段:生物降解分解有机物 此阶段是去除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(如 COD、BOD,主要来自食物溶解质、洗涤剂)的核心,依赖微生物的代谢作用。 生物处理(以 A/O 工艺为例): 缺氧池(A 池):污水先进入缺氧环境,池内的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,将后续好氧池回流的硝酸盐还原为氮气,实现脱氮,同时部分难降解有机物被分解为易降解物质。 好氧池(O 池):通过曝气设备向池内充氧,营造有氧环境。好氧微生物(如细菌、原生动物)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食,将其代谢分解为二氧化碳、水和无机盐,大幅降低 COD、BOD 指标,同时硝化菌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,完成硝化过程。 4. 深度处理阶段:消毒杀菌与最终净化 去除生物处理后残留的微生物,确保出水安全。 沉淀澄清: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,通过重力作用,将好氧池产生的活性污泥(含大量微生物)沉降分离,上清液即为初步净化水,污泥部分回流至好氧池循环利用,部分排出处理。 消毒处理:常用紫外线消毒或臭氧消毒。紫外线消毒通过紫外线照射破坏微生物的 DNA 结构,使其失去繁殖能力;臭氧消毒则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,杀灭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,原理是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,确保出水符合卫生标准。 二、一体化设备的集成原理 市面上常见的 “一体化餐具污水处理设备”,本质是将上述所有处理单元(格栅、隔油、混凝、生物池、沉淀池、消毒)集成在一个封闭罐体中。 污水通过管道依次流经各个单元,无需单独建设多个水池,原理是流程集成化 + 空间紧凑化。 设备通常配备自动加药、自动曝气、自动排泥系统,通过 PLC 控制系统实现无人值守,原理是自动化控制 + 简化操作,适配中小型餐具清洗企业的需求。

33.jpg

  • 微信咨询
  • 手机站

咨询热线:188-6365-0199(刘经理)

地址:山东省诸城市密州东路11888号

版权所有:山东知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     备案号:鲁ICP备202004275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