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工厂污水因原料(如谷物、果蔬、肉类、乳制品)、生产工艺(如清洗、蒸煮、发酵、油炸)不同,水质差异极大,但核心污染物共性为高浓度有机物(COD/BOD)、悬浮物(SS)、动植物油、氮磷,部分还含酸碱、色素或食品添加剂残留。处理需围绕 “预处理除杂破乳→核心处理降解有机物→深度处理达标 / 回用” 展开,同时需根据污水类型(如屠宰污水、果汁污水、乳制品污水)调整工艺,具体流程如下: 一、预处理阶段:去除粗大杂质,破解特殊污染物 预处理是保障后续工艺稳定运行的关键,核心目标是 “拦截固体杂质、破除油脂、调节水质水量”,避免堵塞管道或抑制微生物活性。 1. 格栅与筛网:拦截固体杂质 粗格栅:栅条间距 10-50mm,拦截污水中肉眼可见的大块杂质,如食品残渣(果皮、菜叶、肉屑)、包装碎片、设备零部件等,避免后续泵体、管道堵塞。 细筛网:孔径 0.5-5mm(如旋转筛、振动筛),进一步去除细小悬浮物(如面粉颗粒、碎肉渣),减少后续沉淀池负荷。 拦截的栅渣 / 筛渣需分类处理:可降解部分(如食品残渣)可与厨余垃圾一同资源化(如堆肥、产沼气),不可降解部分(如塑料碎片)需按固废规范处置。 2. 隔油处理:破除动植物油 食品工厂(如屠宰场、油炸食品厂、餐饮配套车间)污水含大量动植物油,若直接进入生物处理单元,会在微生物表面形成油膜,导致微生物缺氧死亡。需针对性破乳除油: 隔油池:适用于浮油(油滴直径>100μm),利用油、水密度差,让污水在池内缓慢流动,浮油自然上浮至水面,通过刮油机收集(收集的废油可资源化提炼生物柴油)。 气浮机:适用于乳化油(油滴直径<10μm,如乳制品污水中的乳脂肪),向污水中通入微小气泡,气泡吸附油滴后上浮,再通过刮渣机去除浮油,除油率可达 80%-95%。 部分高油污水(如油炸车间)需先投加破乳剂(如聚合氯化铝 PAC),破坏油膜稳定性,再进入气浮机处理。 3. 调节池:均质均量,中和酸碱 水质水量调节:食品工厂污水排放量(如清洗时段水量骤增)、污染物浓度(如批次生产后 COD 波动)变化大,调节池通过搅拌(潜水搅拌机)或曝气,将污水混合均匀,避免后续工艺 “冲击负荷”(如微生物突然缺氧或营养失衡)。 酸碱中和:部分生产环节(如罐头杀菌用强酸、设备清洗用强碱)会导致污水 pH 值异常(<6 或>9),需在调节池投加酸碱药剂(如氢氧化钠、硫酸),将 pH 调节至 6-9(微生物适宜范围),避免腐蚀设备或抑制生物活性。 二、核心处理阶段:降解高浓度有机物(关键环节) 食品工厂污水的高有机物(COD 通常 1000-5000mg/L,远超生活污水) 是处理重点,需通过生物处理(主流技术)或物理化学处理,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 CO₂和水,降低污染物浓度。 1. 主流工艺:生物处理(成本低、效率高)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(细菌、真菌)的代谢作用,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,适用于可生物降解性好的污水(如果蔬加工、谷物加工污水),分 “好氧处理” 和 “厌氧处理” 两类,常组合使用。 (1)厌氧处理:高浓度污水预处理 适用场景:COD>5000mg/L 的高浓度污水(如屠宰场血水、酒精发酵废水、豆制品黄浆水),先通过厌氧处理降低有机物负荷,再进入好氧处理,可大幅节约能耗(好氧需曝气,能耗高)。 常用工艺: UASB(上流式厌氧污泥床):污水从池底上升,与池内高浓度厌氧污泥(颗粒污泥)充分接触,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下将有机物分解为甲烷(CH₄)和 CO₂(即 “沼气”),沼气可收集作为燃料(如锅炉加热),COD 去除率可达 70%-85%。 IC(内循环厌氧反应器):效率比 UASB 更高,占地更小,适合 COD>10000mg/L 的超高浓度污水(如糖厂废水),可实现污水 “自循环”,无需额外搅拌,运行更稳定。 (2)好氧处理:降解剩余有机物 厌氧处理后的污水(或低浓度污水)需通过好氧处理,进一步降低 COD、BOD,使其达到排放标准。